【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一季度,我國數字產業實現良好開局,主要指標增速加快,創新成果加速涌現,新興動能不斷增強,向上向好因素累積鞏固,為著力做好“四穩”、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收入和效益穩中向好。一季度,數字產業實現業務收入8.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4.4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和服務業部分分別增長10.4%和8.2%。數字產業實現利潤總額5721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制造業和服務業部分分別增長4.9%和7.7%。
二、重點區域帶動有力。24個省份數字產業收入實現正增長,其中10個省份實現兩位數增長。東部和中部地區分別增長10.2%和9.7%,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個和7.1個百分點。廣東、江蘇、北京、浙江、上海、山東、四川、福建、安徽、湖北等數字產業前10大省份合計完成收入6.8萬億元,占全國總量的80.7%,對全國數字產業收入增長貢獻率達90.8%。
三、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升級。截至3月底,已建成5G基站439.5萬個,
通信網絡加快向5G-A演進升級,具備千兆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達2925萬個,全國86個城市啟動萬兆光網試點部署。全國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900萬,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深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加速覆蓋,累計建成5G虛擬專網5.8萬個,廣泛覆蓋工業、港口、能源等重點應用場景。發展移動物聯網終端27.28億戶,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382個,接入服務企業50.8萬家,加快向“萬物智聯”發展。
四、重點行業運行平穩。電子信息制造持續回升向好。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高于同期工業5個百分點。電子產品搶出口效應明顯,出口額增速(5.8%)同比加快9.8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拉動明顯,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3%,連續七個季度保持正增長,智能可穿戴設備、無人飛行器、智能
車載設備行業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在人工智能、云平臺等新興業務拉動下,軟件業完成業務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6%。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7.7%,高于服務業增速2.4個百分點,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運行平穩。
五、新興動能積蓄增強。市場需求回暖疊加“兩重兩新”政策拉動,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產業“含新量”不斷提高,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投融資保持較高熱度。“人工智能+”加速應用賦能,科技企業加快推出AI眼鏡等智能硬件,AI手機、AIPC出貨量占比快速提升,有望帶動新一輪數字消費升級。重點領域制造企業紛紛接入大模型,推動生產制造、產品體驗、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效能提升,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縱深推進。
注:
1.數字產業是指提供與數字技術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產業,主要涵蓋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通信、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等四大行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基礎支撐。
2.文中數據主要來源于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業(含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調查,電子信息制造業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家統計局,進出口數據主要來源于海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