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上海舒佳電氣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358發布時間:2012-3-30
未來20年經濟新的增長點是什么?業內專家認為: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一代高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成都,正強力推進眾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快發展,為構筑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謀求新的經濟增長極點!大電流發生器
緯創成都制造基地正式投產
3月15日上午,在緯創集團成都制造基地生產車間內,*“成都造”筆記本電腦正式下線。緯創集團成都制造基地正式投產后,將于今年下半年逐步實現量產,預計2014年該基地電腦及資訊產品綜合產能將達2000萬臺以上。
世界500強中國臺灣緯創集團是zui大的資訊及通訊產品專業設計及制造廠商之一,其成都基地項目首期投資1億美元,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產品,首期年產能為1000萬臺筆記本電腦。隨著各項設施和配套的進一步完備,今年下半年,緯創成都基地可實現量產,每月可生產筆記本電腦30萬臺左右。緯創集團董事長林憲銘說,緯創成都基地創下了該集團12個廠建設投產的zui快速度,在緯創的發展版圖中,成都基地將成為緯創多元化的制造基地,除了筆記本電腦外,還將生產智能手機、LCD模組、臺式機特殊部件等產品。大電流發生器
幾個小時后,6家電子信息配套企業決定也落子四川。
這絕非巧合。隨著聯想、戴爾、仁寶、緯創等世界*相繼布局成都,一大批核心配套產業鏈企業來蓉。去年,成都出口便攜式電腦2000萬臺,并將在今年內形成1億臺電腦的生產能力, “每5臺電腦就有一臺為"成都造"。”
20%的電腦在成都制造,50%的筆記本芯片在這里測試;成都的電子產品運往法國,再也不用從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兜一圈”,從成都雙流機場就可以直達法國巴黎……一張電子信息產業的“世界地圖”以成都為軸,向發散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在招商引強、配套跟進中,迅速崛起于電子信息版圖之上。
電子信息產業無疑成為我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個具體表現。大電流發生器
戰略性新興產業集體突破發展
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在尋求比較優勢,一個現象在成都“產業倍增”戰略中明晰顯現:無論是富士康來蓉,聯想將研發、生產、銷售產業鏈整體轉移,還是戴爾在蓉打造未來發展“旗艦”,都可以發現一個相同的軌跡,這次承接IT產業轉移,都不同于以往,它絕不是單純的制造生產轉移,而是從前端研發、后端*制造、末端市場“三足”同步產業鏈的大騰挪。
截至去年底,成都高新區已聚集英特爾、德州儀器、富士康、戴爾、聯想、IBM、諾基亞、賽門鐵克、西門子、莫仕、思科、通用電氣等一批高科技電子信息產業重大項目。此外,在“內培”路徑中,還有包括國騰、邁普、奧泰、索爾思、亞連、和芯微、愛斯特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成功企業。
來自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市共推進了50個億元以上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73.1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8.85億元,增長39.4%;主營業務收入1709.6億元,增長82.6%。大電流發生器
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展現的是眾多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市發展的一個具體情況。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眾多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新能源產業方面,漢能光伏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新源圣光等12個項目竣工投產;天威新能源三期等12個項目加快建設;禪德太陽能、通威太陽能晶硅深加工等10個項目開工建設“我市全力推進新能源產業,也就是zui近三四年的時間,在產業發展水平上,我們基本上和東部沿海區域處在同一水平,甚至部分領域我們還處于全國地位。”市經信委主任何禮介紹。
新材料產業方面,去年全市推進了42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建設,完成投資61.18億元。其中,天威3000噸多晶硅、中藍晨光1000噸芳綸II、50噸芳綸III等4個項目量產達產;東駿激光人工晶體、亞通3萬噸塑膠管材等8個項目竣工投產;天威新能源1G瓦太陽能級多晶硅片(三期)、四川新力稀土新光源總部基地等4個項目加快建設;新筑軌道交通材料、中材集團西部新材料基地等6個項目開工建設。
生物醫藥方面,康弘賽金生物制劑、科創藥業產業園、天銀(新津)原輔料生產基地等10個項目竣工投產,科倫無菌輸液系列產品生產基地及新藥研發中心、新荷花中藥飲片等9個項目加快建設。另外,節能環保產業,包括臺玻LOW-E鍍膜玻璃二期及銀鏡項目、長虹格潤電子綜合處置及資源再生利用項目等11個項目竣工投產;士蘭LED和半導體芯片制造項目、成都中節能再生能源環保發電廠項目等12個項目加快建設;新筑路橋新型減隔震材料及隔聲材料研發生產項目等5個項目開工建設。
構筑新增長極點的成都魄力
實施產業發展戰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發展水平這是成都工業在謀求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轉變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作為我市工業產業發展的重點骨干優勢產業,其加快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緯創集團董事長林憲銘說,緯創成都基地創下了該集團12個廠建設投產的zui快速度,在緯創的發展版圖中,成都基地將成為緯創多元化的制造基地,除了筆記本電腦外,還將生產智能手機、LCD模組、臺式機特殊部件等產品。“下一步,我們還考慮在成都設立一個軟件開發基地,實現緯創的更好發展。”林憲銘信心滿滿。
何禮告訴記者,以電子信息為例,從前端研發、后端*制造、末端市場“三足”同步產業鏈的加快發展,“成都已經成為產業分工協作上的一個重要節點,而不是此前的產業鏈的制造環節。”“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總體戰略部署,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突破發展,謀求其成為成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點!”
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數據鏈接
2011年長足發展
電子信息產業,完成投資173.1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8.85億元,增長39.4%;主營業務收入1709.6億元,增長82.6%;軟件及信息服務業方面,產業規模達到全國總量的5%,居中西部*,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8.9億元,增長32.95%;新能源產業,完成投資90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7.8億元,增長19.9%;主營業務收入392.5億元,增長31.6%;新材料,完成投資61.18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7.5億元,增長16.3%;主營業務收入308.42億元,增長19.7%。
2012年全力推進
電子信息產業,確保主營業務收入2700億元、力爭突破3000億元;新能源產業,確保主營業務收入450億元,增長20%。新材料產業,確保主營業務收入400億元,增長30%。生物醫藥產業,確保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0億元,增長22%。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