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濰坊國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39發布時間:2024-01-01
*章 方案概況
1.1項目名稱
100方每天生活污水處理工程
1.2 設計規模、水質及排放標準
1)設計規模
根據甲方提供資料:日處理量:100m³/d;設計按每天20小時運行,即每小時設計處理量為5噸/小時。
2)設計水質
根據甲方提供資料,該項目中處理的廢水主要來自居民生活用水,其中進水質指標如下表所示:
原水水質:(按常規生活污水)
序號 | 項目指標 | 進水標準 |
1 | 糞大腸菌群數(個/L) | ≤1.0×106 |
2 | pH* | 6-9 |
3 | 化學需氧量(COD)*(mg/L) | ≤450 |
4 | 生化需氧量(BOD)*(mg/L) | ≤250 |
5 | 懸浮物濃度(SS)*(mg/L) | ≤300 |
6 | 氨氮*(mg/L) | ≤35 |
7 | 動植物油*(mg/L) | ≤40 |
8 | 總磷*(mg/L) | ≤3 |
3)排放標準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排放標準,本工程設計出水水質為:
序號 | 控制項目 | 排放標準 |
1 | 糞大腸菌群數(個/L) | ≤10000 |
2 | pH* | 6-9 |
3 | 化學需氧量(COD)*(mg/L) | ≤60 |
4 | 生化需氧量(BOD)*(mg/L) | ≤20 |
5 | 懸浮物濃度(SS)*(mg/L) | ≤20 |
6 | 氨氮*(mg/L) | ≤8 |
7 | 動植物油*(mg/L) | ≤3 |
8 | 總磷*(mg/L) | ≤1 |
1.3 工藝流程
(框內為我公司生產的一體化生化污水處理設備)
1.4 主要構筑物及設備
格柵井、調節池、一體化生化污水處理設備、消毒池、格柵、潛污泵、羅茨風機、二氧化氯消毒器、液位控制系統、電控系統等。
第二章 依據與設計原則
2.1設計依據
2.2設計原則和思路
1)、依據污水水質特點,采用*、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和設備,實用性和*性兼顧,保證污水達到用戶要求的出水指標排水水質滿足《城鎮污水出力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排放標準。
2)、方案設計中盡量減少占地,合理布局,節省投資。
3)、方案力求工藝成熟,運行穩定。
4)、設計中盡量降低建設費用,減輕企業負擔,達到低投入、高收效的目的。
5)、設計時充分考慮貴單位現有的運行狀況,接合實際。
6)、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柜采用可編過程控制器(PLC)控制,可實時監控運轉情況,具備各種故障的自動保護,另配套獨立的PLC控制手動控制,手動、自動控制可切換。
7)、污水處理設施能夠耐高峰沖擊負荷以適應水質水量的變化,可實現超越排放。
8)、必須充分考慮污水處理系統配套設施的減振、降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9)、必須充分考濾污水處理站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及臭氣排放。
10)、我公司所提供的外購件及設備的供貨方應屬于《城市污水處理設備*產品目錄》中的設備生產廠或進口產品,須具有省級以上檢測部門頒發的技術評審證書或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及相關的技術資料、效果檢測報告等。
11)、我公司應根據招標文件所提供的條件選擇設備。設備的功能應是技術*、運行安全、性能可靠,適應負荷變化,操作管理方便,易損部件少,維護檢修方便,占地少,噪音低,減震效果好、防腐性強,拆卸簡單,材料選擇合理等條件。不可更換的設備主體使用總壽命不應小于15年,機電設備壽命不應小于5年。并提供設備類型、主體部分材質、設備選型說明及品牌、制造廠家、防腐、安全保護措施等有關文件。
12)、污水處理集水池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水池,處理池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鋼設備,并設有獨立的設備、控制等位置。
13)、貫徹執行國家和地區有關環保的政策,符合國家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
14)、以保護城市水源,改善城市環境,促進開發共同發展為目的,對該區生活污水進行治理,充分發揮建設該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15)、選擇穩妥可靠、技術*、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管理簡單、維修量少、運行靈活的污水處理工藝和設備,確保污水處理站*穩定運行達標排放。
16)、通過設計中的總體優化,采用*的節能技術,節約能源,zui大限度地降低運行費用。
17)、結合該區原污水處理站面積的實際情況,在方便施工安裝的前提下,力求各構筑物盡量集中,布置緊湊,節省占地。
第三章 設計資料
根據文件資料要求,具體設計水量為:
序號 | 項目名稱 | 規模 | 單位 | 數量 |
1 |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 Q=100 m3/d | 套 | 1 |
注:每小時設計處理量為5噸/小時 |
1)、原水水質:(按常規生活污水)
序號 | 項目指標 | 進水標準 |
1 | 糞大腸菌群數(個/L) | ≤1.0×106 |
2 | pH* | 6-9 |
3 | 化學需氧量(COD)*(mg/L) | ≤450 |
4 | 生化需氧量(BOD)*(mg/L) | ≤250 |
5 | 懸浮物濃度(SS)*(mg/L) | ≤300 |
6 | 氨氮*(mg/L) | ≤35 |
7 | 動植物油*(mg/L) | ≤40 |
8 | 總磷*(mg/L) | ≤3 |
2)、排放標準: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標準,本工程設計出水水質為:
序號 | 控制項目 | 排放標準 |
1 | 糞大腸菌群數(個/L) | ≤10000 |
2 | pH* | 6-9 |
3 | 化學需氧量(COD)*(mg/L) | ≤60 |
4 | 生化需氧量(BOD)*(mg/L) | ≤20 |
5 | 懸浮物濃度(SS)*(mg/L) | ≤20 |
6 | 氨氮*(mg/L) | ≤8 |
7 | 動植物油*(mg/L) | ≤3 |
8 | 總磷*(mg/L) | ≤1 |
3.3 設計、施工范圍及服務
3.3.1設計范圍
本工程的設計范圍:污水處理系統的工藝、設備、電氣、自控等的全部內容。
1)工藝設計,本方案工藝設計從格柵渠入口到污水達標排放口,包括污水處理站的工藝設計、設備制造、安裝調試、不包括格柵渠前污水收集管道的設計。污水由用戶直接接入污水處理站調節池,排水管以設備外一米處為交接點。
2)電氣設計,現場各設備、電器的連接,包括設備的自動控制、監控等,以污水處理設備電控柜為交接點,由甲方負責將三相電源接至現場配電柜。
3.3.2 施工范圍及服務
1)污水處理站的所有土建部分由業主組織人員負責施工。
2)污水站的總進、出水主管由業主負責。
3)污水處理設備及設備配件均由我公司負責提供。
4)污水站的所有安裝工作(包括設備的電源接線工作)由我公司負責。
5)污水站的系統調試工作由我公司負責。
6)我公司負責提供系統操作規程,并負責甲方人員的培訓工作。
第四章 處理工藝的選擇
4.1生活污水處理的常用生化處理工藝
常用的生化處理工藝主要有厭氧處理工藝、水解酸化工藝和好氧處理工藝,現將各種處理方法的特點陳述如下:
4.1.1 厭氧生化法
厭氧生化是指在無分子氧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該工藝可用于中高濃度的有機廢水處理。厭氧生化處理的典型工藝為UAS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該工藝在國內外有較多的成功實例。
厭氧生化法與好氧生化法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應用范圍廣;
2)能耗低;
3)負荷高;
4)剩余污泥量少;
5)厭氧活性污泥可以*存放,在停止運行一段時間后可迅速啟動。
但是厭氧生化法也存在以下缺點:
1)厭氧微生物增殖緩慢,因而調試啟動時間長,一般需要0.5-1年時間;
2)出水往往達不到排放標準,需進一步處理,故一般在厭氧后串聯好氧處理;
3)厭氧處理系統操作控制因素較復雜;
4)產生甲烷氣體為易爆氣體,若不加以利用,安全設置要求較高;
5)易產生硫化物,引起較大異味,造成空氣污染。
4.1.2 水解酸化工藝
污水得水解酸化由以下三個個階段組成:
1)水解階段:在水解和發酵細菌的作用下,大分子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水解和發酵轉化為小分子物質如單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二氧化碳等,固體物質水解為可溶性物質。
2)酸化階段: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把*階段的產物轉化為氫、二氧化碳和乙酸。
3)產乙酸階段: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階段的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水解階段是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的必經過程,大分子有機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須先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這樣才能進入細菌細胞內進一步降解。酸化階段是有機物降解的提速過程,因為它將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機進一步轉化為簡單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細胞外。在實際的污水處理工程中,水解酸化往往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單元。
水解酸化法的優點有:
1)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能起到非常好的緩沖作用;
2)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短,不會產生甲烷等有害氣體;
3)建設費用較低,而且運行費用低,無電耗或只需小電耗;
4)污泥水解率高,減少脫水機運行時間,降低能耗,因此水解酸化的穩定性和經濟性要遠遠超過其他預處理工藝。
但是水解酸化法的出水往往達不到排放標準,同樣需進一步處理。
4.1.3生物接觸氧化處理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接觸氧化池內設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生長于填料表面,部分則是以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的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特征:
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和生物濾池,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2)由于相當一部分微生物附著生長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觸氧化法不需要設有污泥回流系統,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3)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屬于*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4)采用的懸浮球填料。具有良好的傳質效果,對有機物去除效果高,耐腐蝕,不堵塞,易于安裝,易于掛膜。
5)操作簡單、運行方便,易于維護管理,不產生污泥膨脹現象,也不產生濾池蠅。
6)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具有多種凈化功能,除有效地去除有機污染物外,對脫氮和除磷也有一定的效果。
由于采用了前置厭氧水解池,形成厭氧——好氧除磷脫氮工藝,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作用。
生物脫氮過程由硝化和反硝化兩步完成。硝化是將氨氮氧化成硝酸鹽,在好氧條件下完成。反硝化是將硝酸鹽還原成氮氣從水中脫出,在缺氧條件(無分子氧但有硝酸鹽態氧)下和具有有機物供給反硝化菌碳能源時才能完成。因此傳統的生物脫氮為硝化—反硝化工藝,在反硝化前要投加有機化學藥劑,流程復雜,構筑物多。
前置反硝化脫氮技術,先將污水引入缺氧段,在其中以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能源,對硝酸鹽進行反硝化脫氮,有機物得到初步降解;然后進入好氧段,其中有機物進一步降解和硝化。
生物除磷流程由厭氧段(無分子氧和硝酸鹽態氧)、好氧段和二沉池組成。活性污泥中的一些細菌具有在厭氧條件下釋放磷和在好氧條件下過量吸收磷的特點,通過排放富磷剩余污泥將磷從水中去除。
4.2 本方案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本著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的原則,向建設一個、緊湊、省地、節能的污水處理廠靠攏,我們zui終選擇了 調節池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 二氧化氯消毒的處理工藝。
本方案擬采用低能耗的“厭氧水解+生物接觸氧化法”為主體的處理工藝。通過厭、好氧菌分解有機物達到降解去除綜合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質,然后再經消毒后,去除有毒物質。
本公司設計的基本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框內為我公司生產的一體化生化污水處理設備)
我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一體化生化污水處理設備。
●殼體采用碳鋼材質,防腐蝕、強度高、耐老化、壽命長。
●內部采用鼓風曝氣內循環技術,使污水與活性污泥、溶解氧充分混合,可大幅度提高氧的傳質效率和污泥的生化活性。
●生物濾池內裝填有我公司研發生產的功能型生物膜球形填料,掛模迅速、微生物生長快、活性高,兼具過濾作用,因而出水水質好,比其他廠家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的軟性填料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設備每個反應室內均設有回流系統,可根據水質變化情況自主調節回流量以保證得到好的出水水質。回流系統可將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污泥回流至沉淀調節池,通過反硝化作用而脫氮。
●污泥在污泥消化池內積累達到一定數量后可用環衛化糞池清理車抽走處理,節省污泥處理設備投資和處理費用。
4.3 工程準備工作
本設備埋入地下,為了本工程順利及時地完工,在本方案實施前需業主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A、將原的化糞池自流至格柵渠并自流到調節池,原有管道重新布置換新管;
B、設備基礎坑要求:做30厘米厚3:7灰土基礎并夯實;灰土基礎夯實后,上面做20厘米厚混凝土基礎;
C、調節池、氧化池、消毒池設備基礎坑(可以做成一體、也可以分開制作)基礎坑有效深根據污水處理系統中各設備尺寸、化糞池來水管道標高及市政管網標高確定;但需保證污水處理設備出水標高高于當地污水管網標高20厘米以上;
D、設備安裝完畢后,磚混墻框架上方需用混凝土澆注(或用預制板水泥鑲縫及需制作觀察孔蓋板);
E、格柵渠用于安置格柵,格柵池前端設置溢流管。
F、設備間要求:
1、設備間距污水處理設備安放處的距離應不大于15米。
2、設備間用于放置鼓風機、控制柜、消毒設備等。
3、磚混結構,10平米左右。
4、設備間內應提供380V、220V電源。
5、應有大于2公斤水壓的自來水水源(消毒設備用,預留Φ25管路接口);投加管路(Φ25)應預埋至設備間;投加管路室外部分要埋至凍層以下;裸露在地上的管道部分要做保溫措施;
第五章 主要污水處理工藝說明
由于生活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漂浮物,為保證污水提升泵的正常運行,不讓其堵塞,并減輕操作工的工作強度,污水在進入后續處理工藝中先設置1套格柵,用以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有效減輕處理負荷。
從格柵井的出水隨后自流進入調節池。該綜合調節池分多倉結構,不同倉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調節廢水水質水量的同時,還能夠對廢水進行初步的降解作用。我公司系統啟動調試時在調節池中投入厭氧菌種,通過內循環反應器回流水的反復環流混合攪拌,厭氧菌和廢水不斷接觸,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得以酸化和降解,強化污水的可生化性。因此該沉淀調節池同時具有沉淀、PH調節、勻質均量、酸化、降解多重功能。
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碳鋼鋼板制作,埋地設置,包括初沉池、*生物處理池、O級生物處理池、沉淀池、過濾池、中間水池。
初沉池上清液出水自流進入*生物處理池內。
在*生物處理池中,以廢水中有機物作為碳源,與循環回流泥水混合進行缺氧脫氮反應。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混合廢水中的有機氮分解為氨氮,同時采用有機碳源為電子供體,使亞硝酸氮、硝酸氮轉化為氮氣,形成N2或NXOY逸至大氣中,達到脫氮目的。
同時,為了防止A級生物處理池沉A級生物處理池同時能大幅度地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及有機物質,把固體物質降解為溶解性物質。本缺氧池采用*的升流式結構、底部有層較厚的污泥床區,污水及回流泥水從池底部進入,通過底部污泥床時,其中的微生物將大量的顆粒物質和膠體物質及有機物迅速截留并吸附,這是一個物理過程的快速反應,一般只須幾秒鐘到幾十秒鐘即可完成。截留下來的物質吸附在污泥的表面,慢慢地被分解代謝,其在系統內的停留時間要遠遠長于污水水力停留時間,因此本池具有較強的有機物及懸浮物去除能力。
淀污泥僵化及腐化,同時使酸化池處于兼氧狀態,特設置穿孔管曝氣裝置,微量曝氣;為了增強A級生物處理池處理效率,在A級生物處理池內裝設了辮式立體填料,出水自流進入O級生物處理池。
A級生物處理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生物處理池內。
O級生物處理池進行大量曝氣,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COD、BOD5有機質,并吸除磷。本工藝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作為去除有機物的主體工藝,接觸氧化生物膜法處理生活污水與傳統的工藝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A、有機負荷高,單位體積去除有機物的能量是生化法中zui高的,它的容積負荷可高達2-3KgBOD/m3.d,是常規活性污泥法的5倍,是SBR法、氧化溝法的3倍,因此,占地面積是生化法中zui少的。
B、不產生污泥膨脹,由于不實行污泥回流,因此,不存在污泥的過量繁殖導致反應池缺氧、出水水質惡化的危險。
C、耐沖擊性能好,接觸氧化的微生物細菌生長在填料上,當受到高負荷沖擊后,一般只有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受損害,內部的生物細菌能很快得到恢復。
D、管理方便,由于以上優點,使得接觸氧化法能實行簡單的無人控制而不影響水質,可以減少操作人員,降低運行成本。
E、用電省,接觸氧化法由于內部裝設了填料,填料對空氣具有二次切割作用,因此空氣中氧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能有效降低動力消耗。
由于具有以上優點,作為目前生活污水處理zui流行的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本接觸氧化池池型為長方形,共分三級,按3:2:1的比例劃分,首池為高負荷氧化池,終端池屬于低負荷氧化池,以確保能充分降解各種形態的主要是可溶性的有機污染物及去除氨氮。從水流方向總體屬于推流式,但從單池水流狀態又屬于*混合式,從曝氣方式屬于延時曝氣、因此具有三者的優點,而又摒棄了三者的缺點。
填料采用*的辮式立體填料, 水流條件十分*,具有硬性、軟性、半軟性的優點。該填料與硬性蜂窩填料相比,生物附著性強且不易不堵塞;與軟性填料相比,材質壽命長,不粘連結團。
曝氣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氣,氣水比為20:1,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內循環,以使填料上的生物膜與污水充分接觸,使得污水中的有機物得到充分的降解。
充氧設備采用經過國家建設部技術鑒定的產品可變微孔曝氣器,膜片材質為進口三元一丙橡膠,曝氣管采用ABS工程管,它比過去常用的曝氣器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①橡膠膜式曝氣頭,曝氣孔孔徑隨風量、風壓的變化可相應變化,關閉風機時,橡膠膜緊貼ABS底板,*廢水進入曝氣管中,可杜絕由于廢水進入曝氣管中產生微生物而導致的膜孔堵塞;②孔徑的可變性,可使由于異常情況進入曝氣管的微小固體雜質隨著阻力的增加后,微孔孔徑變大后排出,可*杜絕堵塞問題。③由于曝氣器產生的氣泡細密、均勻, 膜片平均孔徑:80-100um,氧轉移系數(20℃)達0.0204-0.337mm 、氧利用達18.4-27.7%、 充氧能力達0.150kgO2/M3.h以上,充氧動力效率:4.50kgO2/kw.h以上,曝氣器阻力<180-280mm.H2O,使空氣的溶氧率大大增加,這樣,減少了用氣量,降低了投資及運行成本。
沉淀過濾池是為去除經氧化后水中脫落的微生物尸體而設置的,終沉池設計表面負荷為:1.0-2.0m3/m2.h,上升流速0.28mm/S。終沉池設計與初次沉淀池相同,下部布水采用支母多孔管小阻力布水,保證布水均勻,盡量減少對下沉懸浮物及池底污泥的干擾;上部集水設置可調節液位的齒形集水槽,以充分保證集水均勻;沉淀池集泥斗傾角為50度以上,保證污泥順利沉入池底。通過一系列的周詳設計,*地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及處理效率。并使沉淀池抗沖擊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強。
隨后污水進入我公司設計的生物膜過濾池進一步的提升污水水質。
終沉池污泥采用污泥提升抽至污泥消化池中進行消化,上清液自流進入中間水池內,然后進入過濾消毒深度處理,處理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標準。
二氧化氯是上*的含氯消毒劑中*的消毒滅菌劑,它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細菌芽孢,真菌,分枝桿菌和病毒等。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細胞壁有較強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細胞內含巰基的酶,還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質的合成來破壞微生物,采用多級微分反應和特殊催化新工藝,生產二氧化氯消毒液。原料轉化率達到95%以上,二氧化氯純度大于98%。
功能特點
可根據水質、水量、二氧化氯殘留量自動投加消毒劑。
觸摸屏人機界面,直觀動感,全中文顯示。
可直接查閱運行和故障記錄。
具有缺料、缺水、欠壓、超溫報警和保護功能。
采用雙溫反應系統。
有標準通信接口,符合多種通信規約,可實現遠程集中控制。具有手動/自動功能,轉換靈活方便。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初沉池、終沉池污泥由污泥泵泵入污泥消化池內進行污泥消化,上清液回流至污水調節池內重新處理。底部污泥由污泥輸送泵泵入污泥壓濾機內進行脫水處理。
污水處理站設有風機房、控制辦公房、消毒間三座,為了節約用地,上部建筑物、構筑物建在調節池部。附屬用房為磚混結構。
第六章 工藝技術特點
6.1 、污水處理工藝說明
6.1.1 污水處理總體說明
本次設計采用 的為“厭氧水解+A/O生物接觸氧化+過濾+二氧化氯消毒”工藝進行設計,屬于A²O工藝的變形工藝---OWASA工藝,加強了對于氨氮和磷的去除。
(3)污水后續處理:采用斜板沉淀+生物過濾+二氧化氯消毒,再進一步提升污水水質的同時殺滅病毒細菌,使水質達到相應標準。
6.1.2 各污染物處理去除原理
(1)在好氧段,硝化細菌將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機氮氨化成的氨氮,通過生物硝化作用,轉化成硝酸鹽;
(2)在缺氧段,反硝化細菌將內回流帶入的硝酸鹽通過生物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逸入到大氣中,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3)在厭氧段,聚磷菌釋放磷,并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過剩余污泥的排放,將磷除去。
(4)在污泥消化段,解決本次污水BOD5/TP和BOD5/TN的比值相對偏低的問題。污泥經發酵后的上清液含大量的揮發性脂肪酸,將此上清液投加到厭氧段和缺氧段,使入流污水的可溶性BOD5增加,提高了BOD5/TP和BOD5/TN的比值,促進磷的釋放與NOx- N反硝化,從而使脫氮除磷效果得到了提高。
1)工藝能耗小,除在水解池前設置的污水提升泵和曝氣鼓風機外,基本上沒有能量消耗。此工藝技術*,運行成本低,具有節能,減少運行時間,減少人員班次和勞動強度等優點,適合于各種類型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
2)通過設置水解池,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生物接觸氧化池水流屬于*混合型,能有效抵抗水質、水量變化的沖擊負荷,提高處理裝置運行的穩定性。由于采用了前置厭氧水解池,形成厭氧——好氧除磷脫氮工藝,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作用。由于在好氧處理前面設置了一個水解調節池,剩余污泥量很少。
3)一體化處理系統主體采用碳鋼成型,其施工周期比同等規模的混凝土池大大縮短,具有施工周期短、工程上馬快等優點。一體化設備采用模塊化設計,如果建設單位以后處理規模增加,只需根據水量加裝一套處理模塊即可使用。
4)本工程中除機房外,所有處理設施均可建于地面以下,地表以上可覆土做綠化帶、道路、停車場或其他用地,不占建設用地。
5)本裝置采用*、成熟的處理工藝,處理后水質指標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6)本系統的控制系統,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管理簡便。
7)無異味噪聲低。設備中A段生物處理工藝保持在水解酸化階段,有效防止了臭味氣體的產生。
8)產泥量少,不需污泥回流,從而降低運行成本。
9)一體化處理器采用復合材料成型,埋于地下,僅漏檢修孔在外。投資低,質量優,壽命長,永無滲漏。一次投入*受益。
對于生化性較好的廢水,因其污染物濃度相對較低,傳統的調節池結構存在著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我公司結合多年治水經驗,改良了調節池的設計,充分開發利用了其他功能。采用多次分割技術,在不同倉對污水進行不同處理,使得調節池具有了均質均量、沉淀、PH調節、酸化、降解多重功能。
2> 采用成熟可靠的生物處理技術
我們采用簡易、、低能耗的一體化處理設計,其核心是采用生物膜處理方法。
1、一體化處理設計具有如下優點:
2、生物膜法優點
生物膜是依靠附著于固體表面濾料的介質上而生長繁殖的微生物凈化有機物的好氧處理方法,具有以下特點:
(1)附著于固體介質表面上的微生物對水量,水質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
(2)固體介質有利于微生物形成穩定的生態體系,棲息微生物的種類較多,處理效率高。
(3)降解產物污泥量少。
(4)管理方便。
3> 采用內循環環流技術
通過內循環環流技術的使用,使污水與活性污泥、溶解氧充分混合,可大幅度提高氧的傳質效率和污泥的生化活性。在同等生物附著面積的環境下,大大提高了生物處理能力和處理效率。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