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要點功能介紹
定義及實踐操作的 理解
(1)PH值的書面定義。PH值是體現某溶液或物質酸堿度的表示方法,表示水中氫離子(H+)濃度值。pH值分為0~14范圍,一般0~7屬酸性,7~14屑堿性,7為中性。 (2)pH值在實踐操作中的理解。污水、廢水處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進流水pH值出現異常波動,單靠調節池等設備自身調整,有時也無法達到系統可承受的pH值范圍(通常為6~9)。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對進流后的污水、廢水進行pH值調整,將會對物化處理段和生化處理段造成明顯的影響。

污水、廢水pH值調整注意點
首先,污水、廢水的pH值調整,以廢水中和廢水為經濟節能,可通過調整池的水質調整達到以上目的。廢水的混合可在一項處理工序內完成,也可在相鄰的工廠之間完成,利用堿性廢水或堿性廢渣中和酸性廢水。例如,建筑材料廠產生的堿性廢水(石灰和氧化鎂),在加以均化后,用泵送至附近化工廠與酸性廢水混合。這樣結合所得到的中性廢水就比較合適進行終處理了,*達到了以廢治廢的目的,使雙方企業既節約了資金,也減輕了環境污染負荷。
在實際的污水、廢水pH值調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如圖2-1所示的pH值中和突躍現象,使得調整污水、廢水pH值的時候很難真正調整到pH值為中性,特別是水量大、污水、廢水pH值過高或過低的廢水時,使用強酸堿中和效果尤為明顯。遇到這種情況還是要充分發揮到調節池的作用,通過連續的中和藥劑投加、頻繁的監測觀察,保證中和后的污水、廢水pH值不致過大的偏離中性值。就實際操作過程來看,污水、廢水終調節的pH值寧愿偏堿性而不要偏酸性。

湖南省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要點功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