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酶標抗體法
酶標抗體技術是通過共價鍵將酶連結在抗體上,制成酶標抗體,再借酶對底物的特異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不溶性產物或具有一定電子密度的顆粒,于光鏡或電鏡下進行細胞表面及細胞內各種抗原成分的定位。
(一)酶的種類及特點
從理論上講,用細胞化學方法能顯示的酶,均可用于標記抗體,進行ICC染色,但實際上在ICC中所能用的酶并不多?,F將常用的幾種酶列于表4-1,供選用時參考。
表4-1 免疫細胞化學常用的酶
名 稱 分 子 量 內 源 性 商 品
HorseerADIsh peroxidase(E.C.1,11,1,7) 40~45KD + 有
Alkaline phosphatase (E.C.3,1,3,1) 80~120Kd ++ 有
Acid phosphatase (E.C.3,1,3,2) 100Kd +++ 有
Glucose oxidase 160~190kD - 有
Sternberger(1986)指出,用于標記的酶應具備以下幾點①酶催化的底物必須是特異的,且容易被顯示,所形成的產物易于光鏡或電鏡下觀察;②所形成的終產物沉淀必須穩定,即終產物不能從酶活性部位向周圍組織彌散,影響組織學定位;③較易獲得的酶分子,有商品出售;④中性pH時,酶應穩定,酶標記抗體后,保存1~2年活性不應改變,且酶的催化活性(Turnover)越高越好;⑤酶標過程中,酶與抗體連結,不能影響二者的活性;⑥被檢測組織中,不應存在與標記酶相同的內源性酶或類似物質。
其中,①②兩點甚為重要,因為并非容易顯示的酶均能形成不可溶性的復合物。一般認為,辣根過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 HRP)較佳,是zui常用的一種酶。HRP廣泛分布于植物界,以植物辣根(西洋山崳菜)的葉內含量zui豐富而得名。它是由無色的酶蛋白和深棕色的鐵卟啉結合組成的一種糖蛋白,糖占16%~18(8條糖鏈分布在HRP分子表面),分子量40kD,zui適pH5~5.5,zui適溫度40~45℃; pH4~11,50℃以下均較穩定,易溶于水和58%以下的飽和硫酸銨溶液。酶的活性中心含鐵卟啉,稱輔基,zui大吸收光譜為403nm,而其余非活性的酶蛋白部分吸收光譜為275nm,HRP的純度是用二者的光密度比值(Od 403/275)衡量,Reinheit Zahl (RZ)表示。一般認為,標記酶的RZ值為3.0左右,不應小于2.8,RZ值越小,酶的純度越差,例如RZ值為0.6的酶,含非活性的酶蛋白量高達75%。對于純度低、質量差的酶,需純化后使用。
除HRP外,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asphotase, ALP)和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D)也較常用。ALP分子量約為HRP的2~3倍,zui適pH9.0~9.5左右,比較穩定,內源性ALP也較易消除,大部分均可被 (Levamisole,分子量240.8kD)抑制,但腸粘膜表面的內源性ALP活性不受影響。目前所用的ALP大多系由牛的腸粘膜提取制得,所以腸粘膜等呈強陽性反應。
ALPzui初是由Bulman等用于標記抗體的。選用不同的底物,可形成不同顏色的終產物,例如以萘酚(As-Mx)和快藍(Fast Blue, FB)為底物,生成藍色沉淀。用快紅(Fast Red, FR)代替FB,形成紅色不溶沉淀。與HRP/4-氯-1-萘酚(CN)或DAB形成的沉淀形成鮮明對比,但FB、FR等沉淀物溶于有機溶劑,不能進行脫水、透明等處理。據報告,利用新品紅(New fuch-sine )顯色,形成的紅色沉淀產物不溶于有機溶劑,不褪色,輕度核復染后,可制成半*性保存標本。
GOD所催化的底物為葡萄糖,電子供體為對硝基四唑藍(P-Nitroblue Tetrazolium),終產物為不溶性的藍色沉淀,比較穩定。從理論上講GOD較ALP、HRP為佳,因為哺乳動物組織內不存在內源性GOD,但其分子量較大,具有較多的氨基,在標記時易形成廣泛的聚合,影響酶的活性,故GOD主要用于ICC雙重染色和兩種酶的放大技術。
(二)酶標抗體的制備(Boosma,DM, 1983)
酶標抗體與熒光色素標記抗體不同,它需借助橋-偶聯劑的作用,將酶連結在抗體分子上。偶聯劑是一種雙功能試劑,具備3個基本特征:①偶聯劑與抗體和酶之間的連結,必須是不可逆的,即借共價鍵連結;②偶聯劑不應影響酶和抗體的活性;③不能因偶聯劑的加入,使酶與組織成分了生非特異結合。
在HRP標記抗體中,常用的偶聯劑有戊二醛、過碘酸鈉及Maleimide等,現簡介如下。
1.戊二醛標記法 戊二醛為制備各種酶標抗體zui常用的偶聯劑。市售戊二醛往往含有戊二酸、丙烯釋及戊二醛自身聚合本等雜質,故需純化后使用。戊二醛的純度用含雜質的二醛的單體戊二醛的OD比值表示,它們的zui大吸收光波長分別為235nm 和280nm,二者的OD比值(235/280)小于3時,制備酶標抗體的效果較好,大于3時,需經蒸餾或Sephadex G-10柱層析或活性碳吸附等處理,除去雜質后應用。其制備方法分一步法和兩步法;基本原理相同,是使戊二醛的兩個醛基之一與酶蛋白的賴氨酸結合,另一醛基與免疫球蛋白上的氨基結合,將酶連結于抗體上。
(1)一步法:將酶、抗體、戊二醛按一定比例混合,經透析除去標記物中剩余的戊二醛,制得酶標抗體。優點是簡單省時,缺點是反應程度不易被控制,因為酶蛋白分子和抗體蛋白分子同戊二醛間的反應速率不同,抗體蛋白的氨基數遠較HRP為多,與戊二醛反應快,因此在戊二醛的作用下,抗體蛋白易通過分子內和分子間的彼此交聯,形成較大的聚合體,而與酶蛋白分子間的交聯相應減少,影響酶的標記。據Nakane等推算,加入的HRP僅20%與抗體連結,標記率較低(約1%~5%)很難獲得理想的酶標抗體。
(2)二步法:首先用過量的戊二醛與HRP反應(HRP:戊二醛為1:105),以保證酶分子僅與戊二醛的一個醛基結合,另一個醛基游離;然后用層析法除去多余的戊二醛,制成活性HRP(HRP-戊二醛復合物),再加入過量的抗體,使活化HRP上剩余的醛基與抗體蛋白分子上的氨基結合,制成酶標抗體。過量的抗體可以保證酶與抗體間均勻連結,避免酶本身聚合。根據所用的HRP與抗體(IgG)比例不同,酶標記率各異,平均為5%~25%。標記步驟如下:
①10~15mg HRP(RZ=3.0),溶解于0.2ml 1.25%戊二醛中(0.1mol/L磷酸緩沖液配制),18h室溫。
②透析或 Sephadex G-25柱層析(0.15mol/l NaCl平衡),去除過量的戊二醛,收集活化HRP。
③濃縮活化HRP至10mg/ml左右,加入抗體5mg(1.0ml 0.15mol/L NaCl 溶解)。
④碳酸鹽緩沖液(pH9.5)調整pH至9.0~9.5,使抗體與活化HRP結合,4℃24h。
⑤加入0.1ml賴氨酸緩沖液,阻斷未反應的醛基,4℃,2h。
⑥用半飽和硫酸銨沉淀5次,對PBS透析24h,4℃,換3次PBS,除去硫酸銨(10000rpm/min,30min)。
⑦或用凝膠色譜法(Sephadex G-200/Sephacryl S-200) 等分離標記抗體。
注意:該方法要求HRP的RZ值在3.0左右,游離氨基較少,與戊二醛反應后,制成的酶標抗體大部分為單體;而RZ值小于2.8的HRP,含有較多的游離氨基,與戊二醛反應后,易形成多聚體,使方法的敏感性下降。
2.過碘酸鹽氧化法 嚴格地講,過碘酸鈉(Sudium periodate)不是一種真正的偶聯劑,其本身并非作為橋連結在抗體和酶之間,而是借助于過碘酸鈉的氧化作用,將酶連結在抗體上。該方法僅適于含糖較豐富的酶(如HRP)的標記。我們知道,HRP分子的糖本身與酶活性無關,利用過碘酸鈉氧化這部分糖分子內的-CH基,使之生成-CHO基,再與抗體蛋白的游離氨基反應,生成Shiff’s堿。此Shiff’堿在pH降低時呈可逆性解離,所以經氫硼化鈉(NaBH4)還原,形成穩定的酶標抗體復合物(圖4-1)。為防止生成的-CHO基與酶蛋白氨基自身交聯,預先可用二硝基氟苯(Dintro-fluorobenzene)處理HRP,阻斷分子內的ε-、α-氨基。
免疫酶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HRP特異底物為H2O2,在分解H2O2過程中,與H2O2形成復合物,無電子供體存在時,反應不再進行,當電子供體存在時,迅速生成水,酶被還原,電子供體被氧化環化,形成苯乙胼聚合體(圖4-2)。在酶反應部位,形成不溶性棕褐色沉淀,與組織對比清晰。
免疫酶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圖4-3 兩步酶催化反應原理
二、非標記抗體酶法
由于酶標抗體存在一些缺點,例如①酶與抗體間的共價連結可損害部分抗體和酶的活性;②抗血清中的非特異性抗體被酶標記后,與組織成分結合,可致背景染色等。為此Sternberger等在酶標法的基礎上,發展了非標記抗體酶法。包括酶橋法(Enzyme Bridge Method)和過氧化物酶抗過氧化物酶法(Peroxidase Antiperoxidase Method, PAP法)?,F分述如下。
(一)酶橋法
1.基本原理 首先用酶免疫動物,制備效價高、特異性強的抗酶抗體,然后使用第二抗體作橋,將抗酶抗體連結在與組織抗原結合的*抗體上,再將酶結合在抗酶抗體,經呈色顯示抗原的分布。在此過程中,任何抗體均未被酶標記,酶是通過免疫學原理與抗酶抗體結合,避免了共價連結對抗體和酶活性的損害,提高方法的敏感性,且能節 省*抗體的用量。
2.染色步驟 主要程序如圖4-4
免疫酶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一般HRP/抗HRP的克分子比達1.9時,可分裝冷藏于-85℃冰箱,據報告如此冷藏的PAP復合物可保留14年之久,活性無改變。但稀釋后的PAP復合物不穩定,4℃可保存2~3周。臨用前配制。
【PAP復合物的特征】
PAP復合物的形成不同于其它抗原抗體反應,在抗原稍過量時,所有的抗HRP抗體均參與形成可溶性PAP復合物,僅殘留少許游離的HRP,而大多數抗原抗體反應需要抗原過量才能形成可溶性復合物。PAP復合物的形狀相當穩定,不受抗原量的影響,無論zui初加入的抗原抗體過量與否,zui終形成的PAP復合物其HRP/抗HRP之比絕大部分為3:2。應用離心沉降、液相擴散等方法分析表明:PAP復合物沉降系數為11.5s,分子量為400~430kD,由此可推算出酶與抗體之比為3:2,即每個PAP生命物由3個HRP分子和2個抗HRP抗體組成,呈五角形結構,3個角為HRP,另兩個角為抗HRP抗體。采用H2O2-DAB染色,電鏡下已經觀察到PAP復合物五角形環狀結構,直徑平均21nm 。這種結構異常穩定。據報告PAP復合物的抗HRP抗體與HRP結合常數為108,在此可溶性復合物中,即使存在少量游離HRP,亦不影響其穩定性。
2.PAP染色原理及步驟
(1)原理:與酶橋法相似,都是借助橋抗體將酶連結在與組織抗原結合的*抗體上,所不同的是PAP法將酶橋法的步驟3、4合并為1,用PAP復合物代替,即第三步用PAP復合物孵育切片,故稱PAP法。PAP復合物中的抗HRP抗體和*抗體為相同種屬動物的IgG,所以橋抗體能夠作為“橋”將PAP復合物連結在*抗體上。
(2)染色步驟:主要步驟與酶橋法相似,如圖4-5。
①切片準備及*抗體孵育前處理同間接法;切片與特異性*抗體孵育同酶橋法。
②用過量的橋抗體孵育,作用同酶橋法。
免疫酶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圖4-6 間接酶標抗體法
免疫酶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圖4-8 示假陰性:組織切片上結合過多的*抗體,兩抗體間的距離d 恰好適于橋抗體的兩個Fab段與之結合,無PAP復合物結合的位置
(5)橋抗體:也稱連結抗體,它的兩個Fab段具有相同的結構、性質及與抗原結合的能力。因此,當*抗體和PAP復合物中抗HRP抗體來自同一種屬動物時,橋抗體能同時與上述兩種抗體結合,起到橋的作用。為了確保橋抗體的兩個Fab段之一與*抗體結合、另一個與抗HRP抗體結合,橋抗體需用高濃度。另外,在非標記抗體酶法中可用葡萄球菌蛋白A(SPA)代替橋抗體,進行ICC染色。SPA不受種屬限制,應用范圍廣。
(6)PAP復合物:在PAP法及酶橋法中,特別強調*抗體和抗HRP抗體必須來自同一種屬,橋抗體才能發揮橋的作用,將其連結在一起;但一些研究表明:*抗體和抗HRP抗體來自不同種屬,連結抗體仍可作為橋,將二者連在一起。例如Erlandsen發現豚鼠IgG作為*抗體,可用羊抗兔IgG、兔PAP復合物顯示之一。Grzanna(1982)根據這一報告,利用豚鼠抗DBH血清作*抗體,羊抗兔IgG為橋抗體,12例兔血清制得的PAP復合物中,僅3例染色較佳。這種*抗體和PAP復合物來自不同種屬獲得的陽性結果主要依賴于種屬間的交叉反應。多數實驗表明:抗體和種屬交叉反應是有限的,也是不*的。故利用橋抗體進行ICC染色時,仍以*抗體和抗酶抗體來自同一種屬為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