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廠商對待IP高清的態度:“欲火焚身,恨不得喪失智商和語言能力,進而寬衣解帶,對其惟命是從。"如此饑渴的態度源于前端高度同質化,就好比業內的產品和業內中檔的產品差距也沒有多大了。以至于現在的網絡攝像機為了與其他產品拉開差距,功能越來越強,ROI、SVC、透霧、低照度、寬動態等過去的功能,現在基本都成了攝像機的標配。隨著視頻監控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行業之間壁壘的消除,尤其是安防與IT、通信以及網絡技術等的融合,整體安防視頻監控也面臨巨大的變化。實現高清已不是難事,圍繞著“圖像可用性"新的技術變革悄然來臨。
今年高清IP攝像機在技術上有所提升,但沒有革命性的進步。每家產品的參數都差不多,產品性能趨于“平庸",但仍有幾款產品噱頭十足。SONY推出了新一代G6網絡高清攝像機,采用的1/1.9英寸“Exmor"CMOS圖像傳感器和的IPELA ENGINE EX信號處理系統,可提供全高清1080P實時圖像,幀率達到了60fps,能精致捕捉高速運動的圖像。Panasonic則繼續率領快球家族前來應戰,1080P實時圖像,低照度0.5Lux(F1.6),128dB的寬動態,30倍光學變焦。特別有雨水自潔涂層球罩,在現場有球機噴水演示,吸引了不少眼球,能將雨天受到的影響減到zui小。Bosch的超高清4K攝像機,以4倍于1080P的解析度詮釋了“超清"的概念。國內高清攝像機廠商也推出了不少新產品。
IP高清白菜價 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干外企們經歷了一段金字塔尖的輝煌后,如今正在經歷一番“被一群猥瑣大叔反復研究,少年終于碰了壁,躲在墻角慟哭"的慘淡時節。當同一道菜擺在面前的時候,“好吃到飛起"和“難吃到罵娘"的距離可能只是賬單上一個0的差距,是的,這就是一個到處都是性價比的年代。在展會現場隨處都可以收到印著兩位數價格IPC的宣傳頁。清華同方也在此次安博會上就推出了一款明碼標價199元的高性能百萬像素網絡高清攝像機!隨著IP高清產品成本與價格的進一步走低,似乎也為民用安防開起了一扇大門。
當國民素質不斷提高,國民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國民對于自身安全防范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就猶如馬斯
洛的需求金字塔規律所示:當人們滿足生理需求后就要開始考慮安全需求了。而這一塊市場恰恰是空白的,同理在人們的觀念里,就沒有這塊市場,沒有為家居安防產品買單的習慣。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東西總是很輕易能點燃人們的腎上腺。相比于更加豪放的商用市場,民用市場則像嬌羞的18歲黃花大姑娘一般,“嫵媚中流露著猥瑣"勾引著一眾安防企業為之前赴后繼。在此屆展會上隨處可見民用安防的影子,一些主流廠商紛紛單獨了劃了一塊民用安防產品的展示區。此次民用安防中zui耀眼的無疑是海康威視威視的干兒子——“螢石EZVIZ",旗下的護家產品C1、C2外形親民的就不像是一個安防廠家做出來的東西,設計是如此的老練甚至貼上“美的"的商標我都不會覺得怪異。清華同方的炯炯俠則高舉“賣萌并不可恥"的理念,當成玩偶送給小朋友也不失為一個一箭雙雕的好做法。佳能、三星、艾瑞康特等外企也無一例外地瞄準民用安防市場推出了高性能的微型槍機、微型半球。可見,民用安防在多年的醞釀之下終于大踏步地開始向前走,在近兩年的將來它將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變成人們息息相關的一部分。
眼花繚亂的智能視頻分析
隨著監控建設規模的越來越大,有用的視頻僅僅占了一小部分,如何發現或找出客戶zui需要的視頻信息是一個難題,智能視頻分析未來應大有用武之地。如今,智能分析產品已經在安防監控行業遍地開花,并且很多產品已用在商業和生活環境中。智能視頻分析有效地推動了數據傳輸方式的變革:由目前被動地傳輸數據的方式,向主動收集數據的方式演進。
本次展會中幾乎所有高清攝像機廠商和平臺廠商都推出智能視頻分析功能,顯示了各廠商對智能視頻分析的重視。主要的智能分析的功能,如人臉識別、客流量統計、跨越絆線、多物體跟蹤、遺棄物體檢測、區域入侵、車牌識別及反向追蹤,基于攝像機前端的智能分析目前只能做些簡單的跨虛線報警、單物體跟蹤;復雜場景及多功能智能分析還是需要采用后端服務器安裝智能分析軟件來實現。總體來說,以上幾家公司的智能分析的產品還是相對簡單,功能也比較單一,沒有一個完整的智能分析功能產品平臺。
雖說智能分析各個廠家的主要功能都大同小異,但此次展會還是看到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產品。
1.智能視頻回放(視頻濃縮):技術可用于事后快速查找,用過快進無用視頻(可設定)將數小時錄像縮短為幾分鐘,極大的節省事后查找的時間。
2.ROI(興趣區域)+ ePTZ:為快速控制PTZ攝像機選擇ROI,用戶不用犧牲分辨率即可靈活瀏覽百萬像素攝像機拍攝的特定區域的畫面。
3.影像轉換(Transcoding):提供流暢的Internet視頻瀏覽,通過iPad/iPhone或IE瀏覽器輕松進行遠程管理、即時瀏覽、回放和PTZ控制等。
4.定制用戶通知方式:支持任何以HTML格式下載和存儲的地圖,比如Google地圖,都能被重新編輯用來配置攝像機;當警報發生時,地圖便會彈出,用戶可直接在地圖上點選相關攝像機Icon,查看即時畫面;還可同時即時瀏覽和回放同一部攝像機的影像畫面。
5.智能搜索:可以在幾秒鐘內搜索幾天內的視頻,或是搜索時段內同顏色車輛或是同一臉部畫面。
6.入侵檢測技術(例如:警戒線、警戒區、目標出現等)可實現預防:結合視頻摘要技術可實現更快的視頻內容檢索。
7.行為檢測技術(例如:劇烈動作、尾隨、奔跑、徘徊、逆向移動等):可實現對異常行為的檢測,實現事件預防或事中報警。
智能視頻分析有在前端高清攝像機內實現的、也有在后臺服務器中安裝軟件來實現的,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清攝像機產品集成了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未來可能所有的高清攝像機都是“Smart"攝像機,帶有智能視頻分析功能。海康威視威視推出的“SmartIPC"系列產品恰恰樹立了市場*,前端智能化也為將來的民用化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平臺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說到平臺,就不得不提軟件在中國的待遇,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中國人就沒有為軟件買單的習慣,無論軟件有多好,就算是賽門鐵克、ADOBE或是微軟這些軟件*,不是淪為街邊5塊錢一張的盜版碟就是論壇上的“跪求序列號"或是“破解版"。所以以軟件為核心的平臺自從火了兩年之后終于還是淪為了“送的"境地。
此次展會平臺沒有什么特別的表現,經過兩三年市場的洗禮,本來定位于“系統大腦",“集成中心"的安防平臺,今年更多的以一種“不慍不火"的方式躺在展臺里。大部分的視頻監控廠商都會推出安防集成平臺,但趨于類同,部分廠商的軟件平臺還是很有亮點,例如:可視化可定制可編輯的預案設置(宇視)、3DGIS虛擬現場與實景視頻相結合的智能可視化平臺(貝爾信)等。平臺行業化的道路仍然崎嶇。針對行業化的應用甚少,許多廠家包括華為、宇視、貝爾信以及一些老牌的網力、索貝等公司,不約而同的發展方向臺以及城市級管理平臺。平臺中包含有監控、門禁、報警、廣播、信息發布等等子系統,又能夠結合有智能分析(人臉識別、計數、闖入區域等),形成比較完善的一體化應用和聯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