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2月26日,國家信息中心、南海大數據應用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17中國大數據發展報告》。這是*基于大數據方法對大數據行業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的報告,全面匯聚了國家發改委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中心、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所掌握的30多個種類,總計40多億條相關數據。稱得上是用大數據來了解大數據。
《2017中國大數據發展報告》
北京、廣東、上海大數據發展位居前三
報告顯示,我國大數據發展總體處于起步階段。但是從地域上看,就有意思了。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南海大數據應用研究院院長于施洋:“從地域分布,從各個省來說,北京排,這個不足為怪,東部沿海地區這些省份排在前面,大家也都能夠想象。但是在西南地區,四川、重慶、貴州這三個地方異軍突起,是我們大數據發展的第二個增長極。”
產業落后是地方大數據發展的突出短板
具體來看,各省份大數據發展指數的排名中,貴州、重慶、四川,緊隨東部沿海省份,全部排進了*名。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地方政策的結果。這三個西部省市,早早都把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作為重點工程來打造。對于這種“彎道超車”現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建議,這些地方下一步可以重點考慮產業落地問題:“它們是首先抓住了一個概念,然后占了一個先機。但是相對能夠落地的產業應用還是比較少的,這是它們的軟肋。所以我說,你們一定要注意應用,你要打造你的優勢。”
人才短缺問題日益突出
報告指出,數據管理環節漏洞較多,是大數據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包括由此引發的運營成本過高、資源利用率低、應用部署過于復雜等難點。而于施洋更關注的是另一大問題:“我們會發現,大數據領域里數據是有了,但是能駕馭這些數據的人是極其匱乏的。比如說大數據的專業人才方面,現在分析類的人才,市場是供不應求,缺口非常大,而項目管理類的人才,供給又遠遠大于需求,所以結構上還不平衡。的人才奇缺,這是突出的問題。”
大數據投資熱度持續攀升
報告還披露,2016年各地政府投資大數據項目數量整體呈攀升態勢。但是,在這些政府投資項目中,超過七成都是大數據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層面的軟件開發不到5%,“重建設、輕應用”的問題比較明顯。這也再次引發了對大數據建設過剩甚至泡沫的擔憂,不過,國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曉波認為,作為新事物,大數據出現這樣的問題是正常的:“正如2000年前后,“互聯網泡沫”次破滅,經過短暫調整后反而催生了互聯網行業新一輪理性快速健康發展,所以說,我們認為,當前大數據發展不管面臨什么問題,應該是一個行業初生階段所必經的過程,也是一個“理性回歸”的過程。”
發展大數據,要謹防人才“眼高手低”
大數據的核心就是數據的抓取與分析,而分析環節,目前離不開人工設置變量,建立模型。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大數據分析對人才的要求很高。但首份大數據發展報告卻揭示,我國大數據人才能搞管理的不少,真正能做分析的卻遠遠不夠,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勢必傷害大數據產業的長遠發展。人才短板可以從教育方面著手彌補,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比如,將高校大數據系列課程分為理論教學和技術教學兩方面,增加大數據技術實踐課程,重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