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近日,一則有關小米自研芯片的消息引起業內人士的大量圍觀!
根據雷軍的相關發文,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3nm旗艦芯片“玄戒O1”已開始大規模量產,即將在5月下旬發布。
智能制造網了解到,小米 “玄戒O1” 芯片主要應用于手機領域。有業內人士表示,小米有望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后,全球唯四、國產唯二擁有核心自研芯片的手機品牌。
此舉也標志著小米在芯片研發領域實現了關鍵性突破,將有助于提升小米產品的差異化競爭。此外,小米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鏈邁向自主可控,激勵行業內其他企業加大芯片研發投入,加速國產AI芯片的替代進程。
2025年5月19日,首款鴻蒙電腦——全新華為MateBook Pro正式發布。鴻蒙電腦搭載的芯片是華為自研PC芯片麒麟X90。據悉,麒麟X90的CPU架構類似麒麟9010,但加了不少規模,支持SM3/SM4國密算法。
4月,何小鵬透露,小鵬汽車全棧自研的圖靈AI芯片將于第二季度量產上車。智能制造網了解到,圖靈AI芯片的利用率相較于通用車規級高算力芯片提升了20%,不僅適用于AI汽車,其高度的通用性和靈活性還使其能夠廣泛應用于AI
機器人、未來飛行汽車以及其他多個領域。
3月,睿思芯科推出我國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
服務器芯片。據悉,該款芯片在算力、能效和接口配置等方面均達到國際主流水平,滿足高性能計算、全閃存儲與DeepSeek等開源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場景。睿思芯科表示,該款芯片的推出將進一步推動RISC-V架構在服務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為行業用戶提供更加高效、靈活的計算解決方案。
目前,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和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研發投入支持等,鼓勵企業加大芯片研發和制造投入,提高產業自主可控能力,為自研芯片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資金保障。
與此同時,我國在成熟制程芯片制造設備上取得進展。比如,國產90納米制程的深紫外光刻機實現量產;28納米制程深紫外光刻機加速開發;國產刻蝕機已被國內存儲器和邏輯芯片制造商使用;國產薄膜沉積設備逐步向10納米及以下制程邁進;部分設備已經實現量產并進入國內晶圓廠產線中等等。
隨著我國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芯片的需求持續旺盛,相信將為自研芯片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