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5月20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應急管理部共同舉辦的“與平安同行——防災減災公益項目成果發布暨國家應急廣播預警小程序上線活動”在京舉行。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在活動上致辭,并與中央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蔡麗新、水利部副部長朱程清、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宋元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劉建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李挺等嘉賓共同發布防災減災公益項目成果,國家應急廣播預警小程序同步啟動上線。
慎海雄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指出要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提升應對重大風險挑戰能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與應急管理部緊密協作,建設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工作機制,“一鍵升級”國家應急廣播預警信息自動適配播發系統,提供高效實用的應急信息公共服務,有力提升受眾安全防范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
慎海雄說,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應急傳播,總臺將進一步優化突發事件應急報道機制,充分發揮總臺大小屏聯動、全媒體矩陣傳播優勢,持續提升突發事件新聞全平臺傳播能力,以總臺第一現場的權威報道有力有效引導社會輿論;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救災預警能力建設,持續拓展預警信息手機移動終端、云聽車載終端、OTT互聯網電視等多類型發布渠道;進一步深化應急科普宣傳,建設好國家級應急科普庫、“全民安全公開課”等權威科普品牌,充分運用好防災減災公益項目成果,讓安全知識“活”起來,應急避險技能“用”起來,筑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
王祥喜表示,應急管理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與平安同行——防災減災公益項目成果發布暨國家應急廣播預警小程序上線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深入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普及安全知識的重要舉措。活動旨在把握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規律,以應急管理和新聞傳播融合創新發展,推動防災減災宣傳更加緊密貼近群眾需求,更好發揮科普宣教作用,推動“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
王祥喜說,應急管理部將以此次公益宣傳行動為契機,與有關部門單位一道,進一步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的學習宣傳闡釋;進一步加大對災害隱患“早排查”“早預警”“早行動”知識技能的宣教力度,推動安全防范措施深入群眾、落到基層,形成更多防災避險生動實踐;進一步加大安全知識普及力度,推動防災減災科普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打造高質量公益宣傳品牌,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走深走實。
活動現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分別與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應急管理部森林防火預警監測信息中心、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簽署合作協議,用科技賦能應急傳播,凝聚安全合力,持續推動防災減災工作向事前預防轉型,進一步提升各類預警信息的精準發布和有效傳播能力。
同步上線的國家應急廣播預警小程序,作為全新的防災預警手機端應用,基于用戶定位將預警信息通過微信消息主動彈出,精準直達風險區用戶。小程序內嵌避險應對指南與報警呼救功能,構建從提前防范到應急處置全鏈條信息服務,讓安全跑贏災害、搶出“一線生機”。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應急管理部聯合打造的“應急科普云展館”,首批精選場館將入駐央視新聞客戶端、國家應急廣播新媒體矩陣及應急管理部新媒體官方賬號。從災害預防到自救互救,普通人通過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學習防災知識、提升應急技能。
活動上還發布了2024年度全國成功避險避災典型案例,從監測巡查、科學避險、快速響應、有序轉移等方面,為有效應對突發災害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北斗系統副總設計師謝軍、北京語言大學黨委副書記魏暉、杭州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永樂圍繞科技賦能現場分享了防災減災救災背后的創新故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兼辦公廳主任周振紅,中央社會工作部、教育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應急管理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相關部門負責人,騰訊、華為、智譜AI等企業代表參加活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